生孩子的女人真的天生就会爱孩子?
作者:王峘 2022-05-16 19:40:05 女人心理

若干年前,papi酱曾在一个节目里做过一个表态,大意是将生命里的重要人物进行排序,她将自己排在以第一位,伴侣排在第二位,孩子排在第三位。彼时,我所关注的好几个女性自媒体写手对她的这一表态给予了极高的肯定和赞誉,认为这是现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个很重要的姿态。我在当时,也深以为然。

然而,我们都忽略了很重要一件事情,那个时候papi酱还没孩子呢。不知道现在已经为人母的她再来排序,会不会还是同样一个选择。

这几年,我观察下来,发现一个女性如果心智较成熟,事业相对稳定,家庭也算和睦,在这种情况下,她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要孩子做母亲,而非头脑发热或者身不由己成为了母亲,同时在孩子出生之后,她有相当大的意愿要做孩子的主要照料者,或者至少是主要照料者之一,那很可能对她而言,至少在孩子生命的最初几年,孩子肯定是排第一位的。

母亲的责任义务先姑且不谈,就说当你把一个婴儿抱在怀里,这个小生命小小的、软软的、弱弱的、暖暖的贴在你的胸口,深情地凝视着你,在TA的眼里你就是整个世界;而这个小肉坨坨全心全意地依赖你、信任你、忠诚地爱着你,试问这种感觉,是不是很难抵抗?而当TA稍大一点,开始学步,先是试着跌跌撞撞地从你身边走开去探索世界,不久之后,又蹒跚而急切地奔回来,毛茸茸的小脑袋一头扎在你怀里蹭啊蹭啊,是不是让人觉得心都融化了?这个时候还能想得到自己第一、伴侣第二,而这个天真纯粹又热切地爱着你的小萌物只能排第三?

我的很多朋友,算是发展得不错的独立女性,在有了小孩以后,自己的很多需求、计划和愿望,也都不可避免地纷纷要为孩子让路。因为有了孩子,当妈的从此不敢生病,很怕死。

至于伴侣,直觉上,遇到危险,随时可以推他出来为孩子挡子弹。至于为什么不是自己亲自为孩子挡子弹,当然是担心万一自己死了,孩子不就变成了没娘的孩子,孤零零在世间,好不可怜。

这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感觉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呢?估计得等TA大一点,有自己的生活,同伴和伴侣的重要性胜过爹娘,开始希望持续而稳定地和你保持距离那会儿,这种感觉可能会逐渐削弱吧!当然,我也知道对有些放手困难的父母,这种感觉也许永远都不会消失。

生孩子的女人真的天生就会爱孩子?

很多年前,我听Zoja(《父性》一书的作者)谈到母性和父性的差异,他强调母性是天生的,父性是后天习得的。我彼时很年轻,凭想象的认为,这很有道理。你想啊,母亲是经历过十个月真正意义上的母子共生的,分娩通常又不容易,所以似乎有整个怀孕和分娩的过程帮助母亲与孩子建立联结,做好准备成为母亲,后来,因为临床工作和研究的关系,我和很多女性在生育这件事情上有了很深入的交流,这让我逐渐意识到,对于相当多的女性而言,生育从来不仅是一件笼罩着想象中圣洁的光芒从而顺理成章的事情。

从备孕到受孕,到孕期不同阶段的体验,到分娩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再到哺乳中母亲和孩子的相互适应,这有可能是个充满了煎熬、挣扎、痛苦和创伤的过程,是一个充斥着林林总总的焦虑和担忧的历程。

在这个经历当中,女性在身体层面经历着种种给她带来不便和不适的变化,在心理上,经历着生活就此不同的巨大冲击。同时,怀孕和分娩,以及早期养育的过程,还会激活她本人在过去的成长过程中与她原生家庭,特别是与自己母亲之间的冲突和创伤,从而产生很复杂的想法、情绪和体验。这些被精神分析称之为“育婴室里的幽灵”。

上述所有,都有可能破坏一个女性成为母亲的能力,而不是促进这个女性成为母亲的能力。所以怀孕与分娩的过程分有可能是个双刃剑,它有可能让母亲心理上做好准备,好好爱她的孩子,但是也可能破坏母亲心灵的稳定性和承受力,进而讨厌憎恨她的孩子。

所谓母性一定是天生的,生孩子的女人本能就会爱孩子,这可能是一件有待商榷的事情、一则有大众共识的神话。

在精神分析界,克莱因和温尼科特,在我看来,都过于片面地强调母亲排他的、唯一的重要性。他们并非认为父亲不重要,但是他们过于强调母婴关系为第一个存在的关系,是最基础核心的关系,而父亲则仅属于介入母婴,分离母婴的第三方而存在。这种基于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而对父母亲职能进行的指派,在当前的学界可能既过时,也不符合人类社会进化的事实。

克莱因本人是很糟糕的母亲:儿子自杀了;女儿恨她,听闻她的死讯,赶紧穿上红靴子跳舞相庆。她对于母亲重要性的过分强调,和母婴间动力充满张力的想象,有可能是她现实中受挫感与无能感的补偿。温尼科特自己没有孩子,无从体验如何作为一个父亲和一个新生的小生命建立联结;他的第一任太太是个精神病患,第二任太太则是自己的粉丝,而他在治疗中所扮演的角色又太过母性化,常常突破设置,这些都可能基于他本人未解决的母亲情结,也造成了他的片面性。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生活的时代,父亲和母亲职能上的分工是泾渭分明的。女性在家庭之外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地方非常有限,育儿既是她们最主要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她们能获得成就感,被人认可的主要的路径。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在最主要的一些发达国家,事情有了很多变化。

前几年,BBC做了一档节目Babies:their wonderful world。节目里引用了一个发展心理学上三十年前后的比较研究,让还不会说话的小婴儿把分别代表父母的男小人偶和女小人偶与一些人类相关活动的玩具放在一起。研究发现,三十年前的小婴儿们会很明确地把男小人偶放在公文包、汽车的旁边,而把女小人偶放在厨具和吸尘器旁边。而当今英国的小婴儿们在选择男小人偶和女小人偶会从事的活动,例如开车、拿公文包上班、做饭、做家务上,则不再有明显的差异。

同时,我自己的观察是,在伦敦,于工作日在play ground里陪伴孩子玩耍的父亲并不在少数。我自己的一个英国朋友也告诉我,因为她收入更高,所以在休完产假之后,她上班,她老公则全职在家带孩子。

前年,Netflix的一档纪录片Babies则引用了心理学的另一个研究。研究人员采集了一些男同性恋的唾沫和血液。这些男同性恋建立了自己的同性伴侣家庭,收养了小孩一段时间,并承担主要的育儿责任。他们体液中的激素水平和那些带孩子的时间同样长的亲生母亲的激素水平没有差异。

这些研究可能在提醒我们,养育(parenting)完全可能是一种后天的选择,而并不一定是先天的指派。父性也好,母性也好,首先不是独立并对立的存在。其次,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并没有完全必然的先天基础,不见得一定和生理性别相关,甚至连和孩子是不是自己生的,是不是延续着自己的DNA都不见得必然相关。

父亲母亲的身份,可能是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获得的。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爱,却是在养育的过程中渐渐滋生的:是每一刻的肌肤相触、目光相对。在那些强忍着睡意耐心喂奶和哄睡的漫漫长夜里,在那些几欲作呕按捺下恶心换下的一张张沾满便便的尿布堆里,在那些不断被孩子挫败要耐受住自己的无能感与无助感继续与其周旋的战斗里,你对TA会真的“每天爱你多一些”。付出越多,爱就越深。

常常听人说,做父母这么重要的事情,要能持证上岗就好了。原话不知道出自谁,把它发扬光大的人一定是曾奇峰。我十来年前听老曾这么说,觉得很有道理。现在却认为,这句话看似有道理,操作层面完全行不通。

对于人类而言,生育既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天赋的人权。如果一定要人符合某种人为制定的标准才允许其生育,这很危险,很容易滑落到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恐怖操作中去。在人类社会里,上一群这么干的人叫法西斯。

而另一方面,父性与母性,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养育的过程中后天习得的产物。这个东西是很难在人真正成为父母之前去进行考核的。甚至我认识有一些父母,在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还太年轻,没有太好地进入到父母亲的角色中,因为受挫而有很多的逃避,但是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心智却成熟得多,可以比较好的全情投入。这当然对第一个孩子很不公平,但毕竟父母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思考和吸取教训。不能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而在能被考核的特质中,那些不符合我们对父母亲期待的部分,可以被人为的掩饰;而符合我们对父母亲期待的部分,又可以在人前进行伪装。很多后来被曝出有虐童、恋童、侵害儿童基本权益的人,往往就隐藏在保姆、教师、教练这些有很多机会和儿童打交道的职业中,而这些人在此前往往是完成了职业考核的。

既然剥夺生育权和考核行不通,那我们还能做什么?

我自己近年来每周一次,和一群心理老师在一起督导并做工作讨论。有些案例让人十分气愤,因为已经超出了心理干预可以工作的范畴,明显孩子的问题是长期受到来自家庭的精神虐待、肉体折磨的结果,是基本的人身安全被侵害而造成的症状。这个时候只做心理工作是不够的,需要社工、警察以及法官来对这个家庭进行干预,对施暴者进行强制约束。

现成的比较好的参照是建立完善而可靠的社会收养和寄养机制。社会不能预设某些人没有养育的能力,提前剥夺他们的生育权,但是一旦这些人证实了自己的确没有养育的能力,我们应该有公正而可靠的机制来取消他们抚养权,同时又有完善的程序来确保把孩子交给有能力的人抚养。

这种机制对女性而言也类似一种后悔药。不排除有些女性从敬惜生命的角度考虑不愿意堕胎,但是她并没有做好承担养育一个孩子的准备;或者有些女性在怀孕期间和孩子出生之后,因为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丧失了养育的能力。那么,即便她们放弃了自己的母职,如果孩子有安全可靠的依托,她的内疚和自责可能不用那么强烈,也可以比较安心地过自己的生活。

这样的话,在家庭和父母之外,社会形成支持性的网络,让养育同时也成为社会的责任。这种机制,在我看来,并没有挑战中国人长期以来以家庭为核心来育儿的伦理系统,而是对这一系统的补充。我们所要做的,只是让大家都认识到,孩子不仅仅只是父母的孩子,还是社会的一份子,是未来的公民。社会是有义务保护他们的,有责任为他们提供促进性的成长环境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视频课程
提供专业的心理学课程视频、适合学习
相关推荐

最新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