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问答
不知不觉,疫情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想必大家都已经身心疲惫了吧。最近奥米克戎的强势登陆,使得各地都有朋友被封控、隔离。在这种疲惫的状态下,我们的身心健康都受到考验。“疫情”简单的两个字,却带给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 反复的暴露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关于疫情的新闻和信
去看看1979年我进入大学学习心理学专业,当时心理学在台湾算是比较冷门的学科,不像现在这么热门,也不像现在有那么人对它感兴趣。在心理学众多领域,我最感兴趣的是社会文化心理学。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很幸运地进入台湾第一本心理学杂志《张老师月刊》工作。我在那里工作了十几年,日常
去看看学心理学有用吗?学意象对话有用吗?为什么学了这么久,依然还有这么多烦恼,还有这么多痛苦?甚至有时候反而变得越发敏感,情绪越发泛滥?做”个人成长”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这一切的意义又是什么?在学习心理学与成长的路上,当遇到困境与挫折时,人便不可避免地会去怀疑、会去动
去看看看完这集就睡觉!昨天一不小心熬到凌晨一点半、这短视频怎么一刷就停不下来?这些话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好像这是很多年轻人的真实写照,但其实,这都是笔者外公的“冲浪语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经充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健康码、扫码支付、看视频领红包、砍价、消
去看看我今年28岁了,从小我就是大人眼中懂事、听话的好孩子,我按部就班地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可是我真的感到快乐吗?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最可悲的是,我想逃离的时候,却发现已经丧失了独立和选择的能力,只能习惯性依赖……我的自我意识觉醒得太晚了,前28年的人生每一步都是
去看看为什么过强的共情能力会使人逐渐冷漠? 因为人们总是给这样的人贴上了相反的标签。当我们提到一个人共情能力强的时候,多数都会想到“温柔”“善良”“耐心”“一个好人”等。如果有一天他不再表现的温柔善良了,人们便会说他变得冷漠了。我觉得,共情能力不等于温柔善良。它只是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