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问答
当一个来访者带着满肚子的委屈和苦水,甚至整个大半生的辛酸故事进入咨询室,非常强烈的倾诉欲,说个不停,一边控诉着种种自己遭受的不公平、不合理对待的细枝末节,一边陷入满满的委屈(或愤怒等)情绪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收集必要信息进行评估,或为了帮助来访者恢复理智以进行
去看看当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发生,让我们焦头烂额,情绪也变得很差的时候,到底应该先解决事件,还是先解决情绪?说实话,以我作为钢铁直男的本能思维,我的第一反应是先解决问题。在我的想象中,如果一件事真的很糟糕而且火烧眉毛了,那谁还有空顾及情绪呢?举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有一次我
去看看在影视剧,或者网站剪辑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病娇”的人设:他们通常表面看起来脆弱无害,实际上内心占有欲极强,会把你绑回家囚禁起来,嘴里说着:“姐姐/哥哥,你只能是我一个人的...”在这些视频的评论中,经常会看到有评论说:“病娇好带感!”或者“我太吃这种人设了!”同样的
去看看临床工作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调节情绪:暴躁易怒、焦虑恐惧、低落抑郁、麻木孤立。情绪无疑是我们与周围世界沟通的重要媒介,但也常成为困住自己的牢笼----我们会因为强烈的情绪而烦恼,产生与他人的隔阂和冲突,并形成对自己“没有能力”、“不被他人接受”等负面认识。而说
去看看作者 罗伯特·惠特克(Robert Whitaker) 记者,作家。著有关于精神病学历史的书《美国病人》(Mad in America)和《流行病剖析》(Anatomy of an Epidemic)。2022年4月30日发表于Mad in America译者:庄凯歌译者简介:二级心理咨询师,就职于摆渡(上海)咨询策
去看看时隔多年,提到高考,仿佛还能嗅到当年空气中如影随形的那丝紧张感……作为一名高考过来人,很想拥有一种超能力,让每个考生都能“不紧张”。现实却是,高考倒计时已然开启,对于大部分考生家庭而言,考前焦虑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既然绕不过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正确面对它。希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