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大量的科普教育和心理健康宣传,很多读者都了解了“依附关系”的定义。
它通常是指婴儿对于主要照顾者(一般为父母)所产生的依恋情感,同时,父母也对婴儿的需求给予积极有效的响应。
通过这种互动,孩子在一次又一次感受到自己被照顾或被拒绝的经验累积下,逐渐发展出对自我、他人与环境的肯定,并转换为内在的运作模式,而持续影响其日后的人格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
如果孩子具备安全型依附,往往能看见他即使处在陌生情境中,只要妈妈在身边就能自由地探索环境,和陌生人互动;当妈妈离开时虽会难过或慌张,但只要妈妈回来时,可以表达其不满,也接受妈妈的安慰,重新亲近拥抱母亲。
同时,孩子自我意识明确,愿意表达自我需求,也有自信自己的需求可以被他人听到,且乐与人互动。
然而,文字的传达有时总带着一些抽象性。
当一些父母看到如何把孩子养育成安全型依附的文章时,也许总会被一些专业或者抓眼球的字眼所吸引。例如:响应、及时、接触、表达等等。
父母对这些词汇产生什么样的理解,以及在育儿中如何应用它们,确实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有时也导致父母过度强调了某种“技巧”,甚至把安全依恋给刻板化的现象。
婴幼儿阶段的依恋互动
在多年的依附类型与大脑发育研究过程中[1],研究人员意识到,从童年到成年,人们之所以能形成良好的自我安慰和管理焦虑的能力,极大程度上源于婴儿时期被父母精心地呵护和安抚。
因为在与父母的互动中,这些孩子逐渐与父母发展出一种“合作”的关系。
简而言之,他们其实并没有期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无限度的宠爱,而是知道通过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使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趋于一种“平衡”。这样,他们在外部世界中探索时,才能与同伴相处得更好,在学校学习得更快,有更高的自尊心,在压力下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
这里容易出现的误解在于,一部分父母误以为婴儿一生下来,到他长大,都应该与父母最亲,甚至每件事都亲力亲为。
其实,从0-3岁,婴儿与“主要照顾者”的关系是呈现一个变化趋势的。
• 0-3个月。
这时宝宝的生理结构刚刚稳定下来,生理上在喂养、睡眠和警觉清醒之间快速循环。而在这一时间点上,宝宝对照顾者没有明显的偏好。
• 4-8个月。
宝宝开始需要积极的情感互动,互动使他们感到愉快。这时他们开始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开始表现出偏好。大部分情绪(微笑、哭闹)都指向照料者,但对陌生人仍感兴趣。
• 9个月开始。
宝宝表现出对主要照顾者的明显偏好。对陌生人表现出戒心,但程度随性情而异。这时与主要照顾者分开时,宝宝很容易感到不安,但这也会因气质不同而不同。
• 接近3岁。
孩子与一个主要照顾者有明显的情感联系,但与其他经常在身边的人也形成密切的关系,如保姆、兄弟姐妹。
因此可以看出,其实3个月之前,孩子更需要的是生理上的照料,父母无需消耗太多精力与他们互动。
幼年到少年阶段的依恋互动
而随着孩子成长,父母开始重视起对孩子需求的“响应”。然而,如果只停留在对这两个字的字面意思,少数的一些父母却走入了两个误区:
1)机械式的响应
2)带着情绪的响应
所谓机械式的响应,是指父母仅仅在动作上、声音上做出及时回应,而回应中并不具备情感上的体贴和抚慰。例如孩子饿了,只是单纯提供食物;或者孩子感到悲伤,只是表示“我知道了,等会帮你解决”。
而带着情绪的响应,则更为普遍。尤其是当父母本身就不是安全型依恋(例如焦虑型)。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响应,出了表示对孩子的关切,也夹带着自己的焦虑、猜测、不满或恐慌。
随着孩子进入学龄和青少年阶段,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变得更加精细。
随着语言和记忆的发展,依恋关系里出现了更多的协商、讨论和规划,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有更多的复杂互动。因此,机械式的响应,可能会让孩子觉得是一种父母的“回避”,而情绪式的响应,则更容易带动孩子对自己的行为、需求的错误解读,例如误以为自己的表达会让父母不满。
有品质的依恋式养育
No.1
让自己的身份“先降再升”
在聆听孩子需求时,父母不妨让自己先“变成小孩”,从孩子的眼睛里往外看,感受他们此时对世界的感知。
例如孩子要玩具,请感受一下他看到这个玩具时的喜悦;如果孩子拿皮球砸你,请感受一下他为什么觉得这样好玩。然后,再把自己升级,告诉他们有什么选择,或者该怎么做。
No.2
建立稳定的亲子形象
孩子其实一直在不断感受父母的响应,并在心中塑造对父母的印象。因此,亲子的形象时不断累积的过程。
正因为孩子有感受力,若父母总是充满焦虑,连带也会让孩子产生焦虑感。而如果父母的情绪不稳定,孩子也会感觉到惶恐和不确定感。
No.3
有情绪,先解决自己的情绪
当父母有情绪时,不宜刻意地去响应孩子,因为这时的响应可能带着思维上的激动或偏见,说出的话也是过激的。
这里要强调一点:并不是说父母不许有情绪,而是有情绪时应该让孩子知道——此时父母要先解决一下自己的问题。
例如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他:“现在妈妈真的要休息一下,五分钟后就过来。”当自己的情绪平复后,应该回到孩子身边表达:“你要说些什么呀?”或者 “你要和好吗?”
No.4
多用语言表达孩子和自己的情感
父母照顾孩子时,可以自己表达当下的情感和行为,也说出孩子的感觉。例如“吃饱了哦,很开心哦!”,“宝宝不高兴,妈妈肯定知道哦”,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正被聆听,被照顾,或者自己的行为正在被修正,但父母的态度总是正向的。
No.5
不对孩子哭泣感到沮丧或生气
情绪是人与世界互动时最正常的表现,孩子当然也不例外。
父母需要知道:自己可以难过,可以哭泣,孩子当然也可以。对孩子哭这件事,不该变成被批评的一件事。
哭泣正是孩子的一种语言。尤其是当孩子的人生经历很少,微小的挫折或不满,也很容易让孩子放大自己的感觉。如果觉得孩子哭泣烦扰到自己或其他人,可以让孩子在安静的角落里哭一会,再过去抚慰他。
No.6
构建多方位的依附
随着孩子的长大,在其生命中出现的各种可以为他提供情感支持的人,都有可能成为父母之外的依附对象,包括老师或来往密切的亲戚。
这些对象各有其特殊功能性,可让孩子发展出不同的依附对象,一起满足孩子成长中日益复杂化需求。
下一篇文章,我们着重谈谈依附类型在成年人关系中的特点,以及依附类型随着关系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
如果你正感到压力大,引起了失眠、焦虑、心烦意燥等困扰,自己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没有效果,想要寻求专业的帮助,怡禾心理治疗师熊红芳的42天失眠团体咨询正在招募,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通过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团体咨询跟个体咨询都是不同形式的治疗方式。个体咨询到一定时候,可以引入团体咨询做辅助。
团体中多角度,复杂的关系,会把人往前推动,刚好是深入和疗愈自己的好机会。
参考资料
[1] Newman, L., Sivaratnam, C., & Komiti, A. (2015). Attachment and early brain development–neuroprotective interventions in infant–caregiver therapy. Translational Developmental Psychiatry.
[2] Schore, A. (2017). Modern attachment theory, in APA’s Handbook of Trauma Psychology, p. 6.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901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019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8726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407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8427 人想测
立即测试